再生資源回收是一項涉及面廣、具有一定特殊性的社會公益事業,是發展循環經濟,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具體體現。
1、維持社會發展與資源利用的和諧統一
自然資源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基礎,我國資源賦存較差,雖然總量較大,但人均占有量少,資源供給不足的矛盾相當突出,資源的循環利用已經成為未來國家發展的重心點。再生資源回收就是從微觀層面上建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體系,加大資源的再生利用力度,維持社會發展與資源利用的和諧統一。
2、加快銅川市的可持續發展
銅川市是連接關中和陜北的紐帶,也是陜西省實施“一線兩帶”的重要城市,按照省委、省政府對銅川市的發展定位,銅川的煤炭、水泥、電解鋁、發電、煤層氣、現代建材業等產業將成為全省乃至全國的生產場地。調整產業結構,轉變經濟增長方式,提高資源利用效率,發展循環經濟,已經成為銅川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點。
3、促進再生資源市場的有序發展
目前,銅川市再生資源行業市場秩序混亂,布局規劃不統一,從業人員參差不齊,各自為政,市場回收經營品種狹窄,回收加工利用技術低下,造成市場體系不健全,沒有真正實現 “廢舊物資—整理加工—再生資源”和循環利用模式。今后將規范再生資源市場,提高從業人員的素質,完善再生資源循環利用體系,從而促進銅川市再生資源市場的有序發展。
4、提高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率,減少城市污染
銅川市年生產的再生資源量很大,由于其分揀、加工、利用的技術落后、簡陋,使大量可用的再生資源并沒有得到回收利用,尤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,個體回收者有利的就收,沒利的就不收,造成再生資源回收率低,大量的可用再生資源被當做垃圾丟棄掉。今后將統一標準,規范再生資源行業市場,實現公平收購和交易,有利于提高資源的回收利用率,減少城市垃圾污染。
5、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,緩解就業壓力
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是一個勞動密集型行業,能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。把全市回收利用體系完善整合、規范起來,就能為下崗職工提供800個就業崗位。
6、有利于維持社會安定與團結
由于現有的一些個體經營者相關行業的知識少,缺乏一定的技術和設備,一些個體經營者隨意拆解電子廢棄物造成嚴重的污染,直接威脅到人們的身體健康;有的個體戶用回收的廢塑料未認真清洗、甚至用廢棄醫療物品來生產同類產品,這是對社會的一種極大危害。還有公用設施被盜,回收人員缺乏基本常識,回收加工過程造成人身傷害等,這些都給社會帶來了諸多安全問題。回收體系建成后,將規范工作人員的行為,強化員工素質,杜絕各種違法違紀事件的出現,保持社會穩定。
7、改變城市交通現狀,改變居民的生存環境
規范的體系建成后,將取締現有的不規范回收網點,統一規劃運轉回收點,合理選址建設集散交易市場,杜絕占道經營,防止二次污染,從而改變交通狀況,改善城市居民生活及生存環境。
8、隨著市場體系的不斷完善,再生資源行業將成為銅川市未來新的經濟增長點,增加地方政府的財政稅收。
9、合理布局、統一規劃新的市場體系,將有效地降低市民隨手亂扔垃圾的現象,凈化銅川市的城市衛生,為創建“衛生城市”打下良好的基礎。
10、項目建成后,將極大提高城市再生資源的回收率和利用率,減少廢舊物資的低級處理,降低資源的過度浪費。
11、新的市場體系建成,將取締目前許多不規范的經營網點,改變市場臟、亂、差的現狀,消滅市場上出現的污染源。
12、再生資源回收、加工、利用體系在運行過程中,通過引進專業技術人才、新的設備和生產工藝以及加工利用技術,提高資源回收利用效率。
13、開發生產綠色產品和環保原料,帶動當地環保產業的發展,間接改善了銅川市的市容市貌。
14、再生資源回收利用,可節約大量礦產物資。例如,每回收一噸廢鋼鐵,可煉鋼850千克,相對于用鐵礦石煉鋼可節約鐵礦石20噸,節能1.2噸標準煤;回收1噸廢紙可再造出800公斤好紙,可挽救17棵大樹,少用純堿240公斤,降低造紙的污染排放75%,節省造紙能源消耗40%--50%;回收1噸廢塑料可生產出700多公升無鉛汽油和柴油;回收廢易拉鋁罐溶解后可100%的無數次循環再造成新罐,還可制成汽車、飛機零件或者家具;回收 1噸廢玻璃回爐后可再生產2萬個500克裝的酒瓶,比用新原料生產節約成本20%;回收1噸廢玻璃可以節約石英砂720公斤,少用純堿250公斤,節約長石粉60公斤,節約煤炭10噸,電400度……
15、最重要的是,物資回收不但可以節能,而且有利環境保護,可有效減少對土壤、水質、空氣、自然景觀以及人體健康的不利影響。